防疫方「清冠一號」方中的易混淆中藥介紹

***北板藍根原藥材:可見疙瘩 ***


***北板藍根原藥材:圓柱狀,形扭曲,灰黃色,有縱紋皮孔 ***


台灣衛生福利部中醫藥司政府最近核發臨時藥證「清冠一號(NRICM101)」讓國內藥廠在疫情期間可以製造該藥,讓這帖抗疫方除了可以銷售國外也可在台灣使用,目前主要分配給醫院為主,作為治療使用新冠肺炎的病人,其方中主要有十味藥,分別為魚腥草北板藍根黃芩,栝樓實,荊芥桑葉薄荷厚朴防風,炙甘草,主要用於外感時疫,有解表宣肺,清熱解毒,寬胸化痰,和胃降氣之功效,該方主要是依據明代張時徹所輯《攝生眾妙方》中之「荊防敗毒散」,加減改變而來。 方中的藥材厚朴炙甘草之前有介紹過,就不再贅述,這次要來說明的是北板藍根這個藥材。 

根據台灣中藥典第三版記載其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Isatis indigotica Fortune之乾燥根(https://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6%9d%bf%e8%97%8d%e6%a0%b9/)。主要產於河北,安徽,江蘇,河南等地,而台灣也有部分的栽種,並將該植物做品種上的改良,其所含的成分比原來的高好幾倍,是值得開發的市場,因為是根類的藥材,所以主要在秋季採挖,採挖之後將之去泥沙,晾乾,除去雜質,洗淨後切片乾燥即可使用。其品質好壞可用幾個方式去辨識,其一就是看飲片的外層皮部顏色,通常是以黃白色,木部中間和形成層以棕色為佳,其二就是口嚐,正確的藥材入口微甜,幾秒後會有苦味出來再帶點澀味,因為為十字花科的植物,所以整個口嚐的過程會帶有蘿蔔的香氣,如果沒有這種香氣,就有可能是混淆品。另有因為名稱相似而容易混淆的藥材為南板藍根,依據台灣中藥典第三版記載其來源為爵床科植物板藍Strobilanthes cusia (Nees) Kuntze之乾燥根莖及根,主要產於廣東,福建,四川,廣西等地,而台灣因為氣候土壤合適,所以也有零星的栽種,通常在夏秋之際採收,除去泥沙和地上部位,洗淨後曬乾即可,傳統上會選擇條長,粗壯,且地上莖較短者為佳。 

北板藍根和南板藍根主要差別可用幾個方式去辨識:通常來說北板藍根表面是灰黃色,有縱皺紋,有橫長皮孔樣突起,南板藍根呈現灰棕色,有膨大的節,上有細根或是莖殘基。另一北板藍通常體實,質軟,皮部黃白色,木部為棕色,而南板藍通常質硬而脆,皮部藍灰色,木部灰藍色,中間通常有髓,最後北板藍因為是十字花科植物所以用口嚐之會有蘿蔔的香氣,而南板藍就沒有這個味道,以上為幾個簡單的分辨方式供民眾在選購時參考。 

另外「清冠一號」是治療用的處方藥,其主要機轉是可以抑制新冠病毒進入細胞,為中醫師開立方可使用,而非保健的茶飲,不適合當作防疫茶長期服用,該方主要用在輕症和重症的確診者,而非一般健康的民眾。另外坊間流傳該方可以治療感冒之用,基本上該方是由「荊防敗毒散」為基礎,另外加減而來,而「荊防敗毒散」主要用於外感風寒濕邪、惡寒發熱、頭痛項強之問題,因此有些醫師會將之用在感冒的病人身上,而「清冠一號」方以此為基礎,因此會有一定程度的作用,但最快最好的方式應該是洽詢合格的中醫師,不要病急亂投藥,對症下藥方能得到最完善的治療。

北板藍根飲片:外層皮層黃白色,形成層棕色

  

【圖片提供】**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https://whatsintcm.com 

【作者簡介】** 陳大眞 **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系博士 

現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醫療智慧中心 助理研究員 

全國中醫醫學校院共通教材編撰委員會中藥學科 編撰委員 

財團法人工業研究院 特聘講師 

中國醫藥大學 學士後中醫學系 

兼任講師 嘉南藥理大學 藥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洛藥典 共同創辦人  www.whatsinTCM.com   

南板藍根原藥材:有多數的細長彎曲根

南板藍飲片:皮部和木部可見藍灰色


1筆討論 回應文章
河洛5個月

請大家多多分享,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