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化桂:半圓槽卷筒棕褐色,內表面紅棕色,質硬脆易折斷,甜辣香
清化桂:外表面有彩衣
企邊桂卷孔
企邊桂外面照
企邊桂內面照
肉桂:上方為單捲,下方為雙捲
官桂
廣桂
上等廣桂
去皮廣桂小段捲面
「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 ——節錄〈九歌.湘君〉 屈原
這首屈原寫的辭,藉由江水上船舟的意象,盼望著對方的歸來,表達出深深的思念之意,其文中的桂舟,經考據就是用肉桂樹幹所製造的木舟,而根據近人湯炳正研究指出《楚辭》所言之和桂有關之名辭,譬如「桂酒」(肉桂釀的酒)、「桂櫂」(肉桂做的船槳)、「桂棟」等均應是肉桂,而非木犀科帶有香氣的桂花樹。
依據台灣中藥典第三版記載肉桂(https://whatsintcm.com/dt_articles/%e8%82%89%e6%a1%82/)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L.) J.Presl 之乾燥樹皮。習稱「桂皮」。而常見的桂花釀的桂花卻是出自木犀科植物的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的花,依照品種的不同還分成「金桂」和「銀桂」兩種,可用在食品或是香料等地方,而肉桂主要產於廣西,其廣西簡稱「桂」,而在廣西的桂平是主要產地,通常防城出產地為防城桂,東興出產地為東興桂,而桂平,羅定出產地稱為西江桂,越南清化也有大面積地種植,而在台灣還有跟肉桂同一科的植物稱為「土肉桂」或是「陰香」,其葉子和樹皮也有清香,因而大量栽種使用。因使用時間悠久所以肉桂有很多別名,有官桂、牡桂、菌桂、筒桂、桂通、板桂、清化桂等。其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文中記載「牡桂」與「菌桂」為兩個不同條目,其共同點皆是味辛溫,有補中益氣之功效外,都可久服輕身不老。而「牡」這字自健壯之意,說明這植物的生長型態非常的高大,而用「菌」來形容是因為其生長環境多為熱帶地區,其氣候多為溫暖潮濕,因此在肉桂樹幹上的表皮常會附生一些菌藻類或是蘚苔的植物,因而得名。
而坊間因為採收下來藥材的型態和炮製的不同而出現很多的樣貌和名稱,依次跟大家介紹一下,「板桂」通常取自老樹幹皮,為樹幹近地面部位剝下來的樹皮,通常加壓成乾燥大平板狀。而「企邊桂」則將肉桂樹皮剝下之後,放在專門的模具裏壓制成兩邊向中間卷起,中間有一點凹凸形狀的樣式,坊間通常會以為「企邊桂」就是「清化桂」,但通常來說「清化桂」的產地有限制,是指越南清化所產大葉清化桂為主,在基原上與肉桂有所差異。其口嘗感覺柔和,而在加工處理上多半和「企邊桂」相似,因而有所誤導。「筒桂」是將生長約五、六年的肉桂樹皮取下自然乾燥後捲曲如桶狀者。「官桂」依據《本草綱目》記載乃為上等供官之桂也,是用來上貢朝廷的上等的肉桂,因此品質有一定的保障。「桂心」不是大樹中心的木質部,而是肉桂樹去掉了表面的木栓層後,留下的皮部,質量好的用指甲一劃,可見明顯的一道油痕,且氣味濃烈。
有「天下第一方」之稱的桂枝湯,其記載的《傷寒論》書中旁通常有小字備注,說明使用時要去皮,這裡所謂的去皮是剔除藥材外層粗糙不能入藥的粗皮,就是所謂外部的木栓層,而不是內層的藥用之皮。總的來說肉桂和桂枝因為同植物,所以都能散寒止痛,溫通經脈,然因為藥用部位不同,所以功效也會有所差異,因為桂枝為嫩枝,因此偏于散表寒;而肉桂因生長年限較長,因此偏于溫裏為主。
依據最近國際期刊系統性文獻回顧(systematic review)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的實驗證實,肉桂有助於降低空腹血糖、總膽固醇及血壓,還能改善原發性痛經的問題,因為肉桂為常用的香料,而因其所含的香豆素,動物試驗研究顯示,攝取過量對肝臟和腎臟會有一定危害,因此台灣當局有訂定規範標準,食品每公斤不得超出2毫克,所以民眾可安心使用,不用太過擔憂。
肉桂下等
大陸桂通
越南桂通
印尼肉桂
肉桂皮:桂枝條的皮
肉桂棒:喝咖啡用
越南肉桂碎片
廣西肉桂碎片
清化桂片
【圖片提供】張賢哲教授《道地藥材圖鑑》https://whatsintcm.com
【作者簡介】 陳大眞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系博士
現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醫療智慧中心 助理研究員
全國中醫醫學校院共通教材編撰委員會中藥學科 編撰委員
財團法人工業研究院 特聘講師
中國醫藥大學 學士後中醫學系 兼任講師
嘉南藥理大學 藥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河洛藥典 www.whatsinTCM.com共同創辦人
肉桂馬蹄狀切片
肉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