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告訴我: 若是他們能買得起,他們很樂意切換他們吃和用的一切為有機。 有些人覺得有機運動只是一種業界推出的商業行銷手法。 以下是我的意見,關於為什麼真正的有機產品會更昂貴。 看完之後,您可以自己判斷是否要支付更多的錢去購買。
- 土地:在很多有機認證標準下,該種植土壤必須至少7年以上沒有使用過化學品如化肥,農藥,除草劑,土壤改良劑等林林總總添加劑等,並且通過土壤檢測。
- 種子:植物的種子至少3代以上有非轉基因和無上述土壤生長環境的污染,有時需要更長的追溯期。 有機認證的種子比常規的更昂貴。
- 間距種植園:植物必須有足夠的空間來呼吸,在一些酷熱的國家,如熱帶或者澳洲部份地區,大量的植物間隙空間對其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健全的自然環境可以幫助植物免受害蟲和細菌侵入──這些通常發生在擁擠生長條件的物種,包括人。 有些水果,如葡萄或桃子需要寬於小型卡車的田壠距,並進行種植方向的智能規劃,以便在熾熱的夏天有足夠的冷卻微風長時間吹拂,舒緩過熱的水果和土壤。
- 輪作和休耕地:通常,像大豆植物需要休耕1年,讓其休養生息,重新礦化和讓土壤內的微生物再次活躍復甦,以適合另一個生長週期需要的條件。 在“現代化”農業,依賴著轉基因生物和化肥,許多植物被迫每年收成兩次,母雞被誘導通過賀爾蒙激素的催化“幫助”下,每天下二枚雞蛋,而不是正常的每天一枚。
- 認證費:即官方或公正機構設置監測審核標準,向受認證單位收取執照審核/生產作業流程/和產品規範檢查的費用,有許多認證單位還按照成份或是銷售數量來課徵額外的稅收。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有機的成本更高昂的緣故。
有機產品比常規的營養值通常更高一些。 (這份研究可供參考: http://www.theepochtimes.com/n3/804091-huge-new-study-proves-organic-foods-are-healthier-and-more-nutritious/)
此外,根據大多數標準,它們包含沒有或只有很少的經過審查核可的人工成分。
就個人而言,我覺得付出多一點點的代價去取得有機產品是非常合理的,尤其是那些有經過正式認證的。
您怎麼看?
Moreen ☺
天然的東西比較貴,因為比較有價值。
是這樣。就我個人而言,我也寧可選擇土壤種出來的蔬菜,而不是一般的水耕蔬菜。土壤裡面有許多天然的礦物質和維生素,而一般水耕的營養添加成份是不天然的而且也不均衡。台灣的許多水耕蔬菜自己會宣稱有機,我覺得很不可思議,它的過程已經完全不天然,離有機就更遙遠了,但是沒人管。
如何分辨是土裡長出來的?或水耕的?看起來都標示有機的,根也都洗得很乾淨。
如果目標是選擇土耕,儘量去傳統市場直接和小販購買,特別是那些品種很少而且菜醜醜的自己種的那些阿嬤阿伯,他們通常是小量的耕種,比較安全。大型連鎖超市裡面的有機/水耕蔬菜,情況比較混亂,可以和超市確認一下耕種方法,但是台灣財團花樣和狀況太多,我覺得不是完全可信。台灣有部份有機連鎖商店,他們採購系統有自己的檢驗流程,包括化妝品或是進口產品他們會要求原廠提供文件和報告,彌補政府沒有統一官方標準的問題,這點我覺得還蠻可喜的,以目前來說,是比較可信的選擇。
請教一個問題:我們家也常採買一些有機食材,這是在自己家裡煮的情況下。但外食的時候怎麼辦?這方面你有甚麼建議嗎?
在台灣選擇目前比較少,有幾家使用有機食材的餐廳,但是價格高昂,美國的Whole Food就比較普遍。綜合林杰樑醫師的建議和我個人觀點如下: 1).避免醃製品、油炸與加工食物。少鹽少糖少油。 2).魚要吃巴掌以下的小型魚,因大魚吃多了小魚,也會在體內累積毒素。盡量吃海魚,不吃魚頭及內臟,每週吃約四兩的份量。 3).挑選水煮或清蒸烹調食物,如此食物不會變質,營養流失最少。 4).盡量避免使用釀造醬油,因為少數醬油公司在釀造過程中可能產生黃麴毒素污染。 5).避免冷凍餐包調理食物,儘量是餐廳廚房自己烹調的。 6).購買最便宜的當季時蔬,因生長迅速、價格低廉,農人不用也不願多花錢灑農藥。不吃生菜! 避免蟲卵細菌寄生。 7).避免重調味食物,因為通常最不新鮮的食材會優先被餐廳使用。 8).避免超商食物,因為防腐劑含量會比小吃店多;如果有機會到傳統市場附近的小吃店,他們的食材通常也都比較新鮮多元。
在台灣,人們關注有機食品,畢竟食物是吃進肚子裡。其它方面的有機用品,似乎比較少受到關注?
是這樣,不只是台灣,全世界都是這樣。我會撰寫一篇專文回答這個問題,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