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翻譯漫談: Enterprise 與 企業

從一開始學習英文的時候,大多數人會很注重的一件事情,就是這個英文詞的中文意思是甚麼? 然後,我們會把這個詞的中文翻譯牢牢地記住、背起來,接著我們就會認為已經 "學會了" 這個英文字。 

這樣的學習方式對於生活中簡單事物似乎是相當可行的,就像桌子(table)、椅子(chair)、毛衣(sweater)、花(flower)、樹(tree)等等單詞,都可以用單一中文詞語來對應。 然而,英文中一些比較抽象的詞語,往往同一個詞會有幾種不同的意思,而這幾種意思翻譯成中文更是截然不同,甚至於聽起來是風馬牛不相及。 

舉個例子和大家分享, Enterprise 這個詞。 Enterprise 一般在中文的翻譯是指 "企業"、"大型公司" ,不過如果一遇到這個詞就翻譯成企業就沒錯了嗎? 二次大戰時代美國有一艘知名的航空母艦,曾經參與知名的中途島戰役,英文名稱叫做 USS Enterprise ,大多數的翻譯都直譯為企業號航空母艦,我記得以前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時覺得非常奇怪,為什麼會將一艘船命名為"企業號"呢?更何況它也不是屬於某大企業的商用船隻,而是一艘軍用船艦。 

後來才知道,其實 Enterprise 在英文中的意思並不是只有企業這個意思,也有 "進取"、"勇往直前" 的意思。

因此,美國海軍自從成立到二戰時期以來,已經有七艘軍艦都命名為 Enterprise,應該就是希望這些船艦可以勇敢進取地在海上航行。 

翻譯為中文,我個人認為比較好的翻譯是 "進取號"、"勇進號" 等,如果用這樣的翻譯,比較不會讓一般人聽起來一頭霧水:難道建造這些船艦的目的是要在海上要成立甚麼企業?  :)

2筆討論 回應文章

以前只覺得enterprise這個字與corporation、company不大一樣,今天讀了這篇文章,才注意到這些微妙的差異。Enterprise中文翻成「企業」,確實很難傳達這個字所帶的精神,也許這跟文化有些關係。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商人地位比較低(士農工商排最後一名),更沒有公司、企業這種概念;而西方自工業革命以來,企業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已有幾百年歷史了,有成就的企業家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entrepreneurship則是一種被鼓勵的精神,在美國尤其如此。美國沒有歐洲的王室、貴族等傳統,歷史也短,比起歐洲人來,美國人似乎更崇尚冒險進取的精神。老美不只把航空母鑑命名為企業號,星際爭霸戰裡那艘太空船,也叫企業號呢!可見他們真的蠻喜歡enterprise這種精神的。

中西方的文化差異的確是在翻譯時最難掌握的,有些東方的概念西方沒有,反之亦然,翻譯這些沒有對應概念的事物,的確考驗翻譯者的經驗和能力。美國人真的很喜歡在船艦上甚至是太空船上使用 enterprise 這個名字,以前有一艘太空梭也命名為 enterprise 號,據說也和 Startrek 這個影集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