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友試辨世代

詩成於周迄春秋應無異議,王官采詩以觀民風,以苗疆民歌比之,詩歌應傳唱久矣後王官采之,故詩應存於成周前。春秋在先秦時代是各國官修史書之通稱,孟子所說孔子所作之春秋應為魯國史官所作,載隱至哀十二公之事,孔子及其後學只是增加筆削,微言大義,寓褒貶以教後學。左傳成書應於戰國前期,論語亦為戰國初,孟子為戰國中後期,國語為戰國偏後期,楚辭在戰國末。易繫辭於戰國初步形成,屢經漢易學者增刪,成於西漢揚雄前。禮記則在漢初,周禮成書西漢末,然三禮應始於西周,備於戰國,成於西漢,跨度太大,於名物制度,近世頗有印證。茲謹具世字略依年代羅列文獻:《詩‧大雅‧蕩》:「殷鑑不遠,在夏后之世。」《左傳·宣三年》王孫滿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論語‧衛靈公》:「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論語‧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孟子‧離婁下》:「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國語‧晉語》:「非德不及世」《楚辭‧九章‧懷沙》:「舉世皆濁,而我獨清」《易‧繫辭》:「其當殷之末世」《禮記‧曲禮上》: 「三十曰壯, 有室。」鄭玄注:「 有室, 有妻也。」有室始有子,故稱父子相繼為一世。《周禮‧秋官‧大行人》:「世相朝也。」《說文‧卋部》:「三十年為一世。」於此可見世字於詩經時本義為時代、人世或當代,戰國初論語時有一生之義,戰國以後才引為父子相繼,有三十之數,至東漢說文時訂為三十年,可見名物由簡入繁之進程,本義較引義為久,以證語言之演進。至於世、代之辨,世代不同義,由前可見父子相傳為一世,朝代相替為一代,三世指祖孫三世,三代指夏商周三代。唐人避太宗諱,遇世字多改用代字,甚至世宗亦改稱代宗。此後代字變為世字之同義詞,避諱入語原深矣哉!

由此亦可印證實齋先生之詩教:周衰文弊,六藝道息,而諸子爭鳴。蓋至戰國文章之變盡,至戰國而著述之事專,至戰國而後世之文體備;故論文於戰國,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戰國之文,奇衺錯出,而裂於道,人知之;其源皆出於六藝,人不知也。後世之文,其體皆備於戰國,人不知;其源多出於詩教,人愈不知也。

引詩經有挂漏待補苴之

0筆討論 回應文章